第八百二十章 来京的外邦人-《东厂督公》


    第(2/3)页

    “哎呀,又来哄我。可是我又吃你这套,坏蛋......”

    ......

    崇祯九年六月。

    皇城的老百姓发现,这几日各种各样金头发、蓝眼睛的番夷是越来越多了。

    哦不对,不能叫番夷,里正刚来挨家挨户说过,说叫人家番夷那是不礼貌的,得说外邦人。

    咱堂堂天朝,礼仪之邦,不能失了礼数不是?

    听说,这些外邦人不但不像咱们想的茹毛饮血,而且还发明了不少奇巧淫技,甚是新奇,有些东西比咱们的还厉害。

    别不信,这话最早可是安国公大人说的。

    安国公还说,咱们让这些外邦人进来,那就是看看他们有啥好东西是咱没有的,或者有啥玩意比咱还强的,咱不耻下问,虚心学习,博采众长,咱大明才能永远比别人强。

    瞧瞧,安国公这是什么胸怀?人到这份上了都没有居功自傲,眼睛还盯着别人的长处,咱还有什么可自大的?

    对了,前几日朝廷好像还出了个告示,说什么习外邦长技者,只要习得有用的就有赏金,甚至习得了特别好的“长技”者,竟然还能做官?

    啧,这就有点不妥了。

    外邦长技它再“长”,也不过是奇巧淫技而已,能跟咱大明的比?

    要是他们真比咱大明强,还用得着千里迢迢地来朝拜?

    忘了咱们安国公如何率领舰队在大洋上撵的这些外邦人到处跑的?

    跟他学点小玩意、小手艺那是对的,但是你说学了那些个小玩意就能当官?

    那可对咱大明苦读圣贤书的学子不公平!

    这不,前几天还有好些个老学究带着学子去京城学署那闹的,听说带头的还是柳是书院的一位先生。

    得,对于咱平头百姓来说,这些就是个谈资,至于到底怎么弄不关咱的事。说到底,有皇上、有安国公在,咱怕啥?

    不管怎么说,京城街道上现在随处可见外邦人,那是事实。

    这些外邦人进城的时候,几乎都带了一车又一车的东西,车上都是中土没有的稀罕玩意,有些很有趣,有些很实用,还有些很好吃,往往还没到鸿胪寺报到呢,很多东西就被城中百姓qiǎng    gòu一空,乐得这些外邦人眉开眼笑的,连说什么“古德古德、三卡油三卡油”的,也是有趣的紧。

    不过,总有那么一辆车东西他们是不肯卖的,据说这是进贡给皇上的东西。

    话说,鸿胪寺的人,这两天真是忙得脸都白了。

    万邦大典定在六月十八,还有十天时间,但是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大大小小五十多个邦国前来报到了。

    一个邦国,起码来一百多人,这一百多人要安排好吃住行,还要登记、保管好他们带来的贡品,这工作量大到惊人。

    一百多人这还算是少的,最多的是朝鲜国,竟然派来了六百多人的庞大使团!六百多人啊,都不知道这些家伙是来朝贡的,还是来占领咱们京师的!

    更过分的是,你来就来呗,还带那么多东西干嘛?什么鹿茸、貂皮、黄金、珊瑚、海参整车整车装,足足装了三十大车!

    知道要点清这三十大车的东西得费多少时间吗?

    更让鸿胪寺官员又好气又好笑的是,跟朝鲜国使臣闲聊的时候得知,这些东西竟然是他们花了整整两年时间,举全国之力才搜罗到的,连国库里的都掏空了!

    你说这是图啥啊?咱们大明要啥没有,而且也没强迫你吧,就是请你吃个饭,用得着把家底都搬过来吗?弄得咱都有点怪不好意思的不是?

    有鸿胪寺一个小吏就拐着弯说出这意思了,没想到这话一出人家使臣当时就黑脸了。

    义正言辞地说道,“万邦盛典乃天朝盛事,我等身为臣邦,岂敢不全心全意乎?再者我蒙天朝庇佑,得以安享平乐,此圣恩圣德若不倾国以报,岂非忘恩负义?我国素有‘小中华’之称,与天朝礼制一脉相承,若此番盛典之诚意尚不如海外蛮夷者,今后有何颜面自诩?”

    这话说的那小吏是哑口无言,当场就给赔了不是。

    除了朝鲜国,许久没来朝贡的东瀛那边,这次竟然也手笔不小。据说倭国现正在商讨恢复当年“遣唐使”类似的惯例,要定期派人来咱这边朝贡,并进入咱们书院学**明文化。不过国公爷给一口否决了,说一百年内不可以,一百年后再说。

    也对,亏倭国的人想得出来!当初他跟咱大明干架的时候去干嘛了?现在一看干不过咱,就要来学咱的东西?门都没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