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超豪华幕府-《汉季梦华录》
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我背着手,心思重重地迈入大堂。
今天是中平四年八月十五,也就是公元187年的中秋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黄道吉日,诸事可行啊!
可是,对我而言,今天就是“受难日”!
因为今天是发饷的日子,也是我兑现承诺的日子。刚才去城外兵营视察,一万五千双眼巴巴、绿莹莹的眼睛发出无声的呐喊——“发工资!发工资!发工资!”
卢奴带来的十五万石粮草早被那群丘八吃了个精光,那还是老天爷开眼下了场大雨从祝融手里抢过来的。
一个士兵一月耗粮两石,一匹战马一月耗粮十二石,so那帮人和牲口一个月光光吃饭就要二十一万石!
罗灌水同志,难道赤壁的八十三万大军一日三餐是喝长江水,就着空气当小菜就能填饱肚子的?!
我的积蓄和平叛奖金总计雪花银一万五千两,就像被黑洞吞噬一般,十天之内化为乌有,纯粹得连一粒银屑都没给我留下!
我在邺城时给的承诺是——跟党走,不仅包吃包住,有奖金,而且有底薪,每月一两五钱!
编者注:秦汉时的正规军当中除了军官以外所有的士兵都是是没有固定工资的!没仗打就屯田,上缴完国家规定数目的粮食之后,剩下的才是自己的,有点类似于后世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奖金,也就是取得作战胜利之后的赏赐,这是大头!卫青漠北大捷之后,赏赐是多少呢?五十万万钱!漠北之战汉武帝一共动员骑兵十四万,步兵预备队连同运送辎重粮草的民夫十万,那么参战士兵所得的赏赐五千钱以上!
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漠北之战是有汉四百年中规模最大、战果最为辉煌的一次战役!二十四万人的参战规模,是鼎盛的汉朝所能承受的极限,事实上西汉在漠北大捷之后几十年中都没有能力再去发动大规模的对匈战争。如果将十四万骑兵全部换算成步兵那就是一百万,所以以汉末军阀混战时期不足一千万的人口,即令全国统一,无论哪一方也绝对没有能力发动三十万人规模的战争。
综上所述,董卓的三十万大军自然也是有水分的。但是考虑到董卓基本上是撒旦附体那种类型,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啥的完全不在其考虑之列,就像今日某半岛的世袭制国家,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可以将人民骨血全部透支;而且凉陇是四战之地,边境线漫长且与各胡族地盘犬牙交错,必须在各地布置数量庞大的边防部队进行防御;此外,董卓所占的地盘恰好是河曲马、三河马产地,故尔董卓发展骑兵所需的代价远远低于其他势力。
“卢植五千两,皇甫嵩两千两,马日磾八千两。。。。。。”我眼光散漫,漫无目的地翻着满手的借据,口中念念有词。
“主公,你可算是来了!”黄忠迈着虎步跨入大堂。
“哎,发薪日不来,我会被一万多人问候祖宗十八代的。”我苦笑道。
“主公,还有两件大事向您禀报!”黄忠僵硬地笑道。
“好事还是坏事?”我的心弦崩得更紧了。
“呃。。。。都有!”
“还好!”我稍稍喘口气,笑道,“好事留着垫底,先说坏的。”
“军中余粮还剩。。。。。。还剩十日。”
“我清楚得很。”我扬手中的十几张借条,咂嘴道,“借了三万两银子救急。”
“下个月怎么办?”黄忠听着“三万”这个怵目惊心的数字,善意提醒道,“这可不是长久之计啊,主公!”
“卖马!”我叹气道,“养不起啊,先卖掉五千匹再说!嗨,我是没脸卖给甄家了,过几天咱们下班一起去马市找下家。”
黄忠点点头,又奏道,“好事就是您征辟的贤才到齐了!”
“都?!”我摇头道,“不可能吧。”
“除了益州那边一个没来,其他州郡的该来的都来了!”黄忠解释道。
“那还等什么?!”我瞬间能量加满,弹射升空,大手一挥道,“赶紧的,全部请到会议室!”
“是!”黄忠领命,眉飞色舞问道,“您的眼光真毒!文官不敢说,您征来的那些小兔崽子丘八,个顶个的厉害啊!”
“马屁回头再拍,先开会。”
。。。。。。
会议室
“参见镇北将军!”
我在众人的注视中步入大厅,指着椭圆型的会议桌笑道,“站着干吗,找椅子坐啊!”
“椅子却是何物?”一名少年武官抱拳问道。
我在首位坐了下来,对他说道,“我屁股下面的就是!”
“哈哈!”丘八们笑成一团。
“来!你就坐我左手边这个位置!汉升,你做右手边。其他人,都坐吧!”
“大人,卑职岂敢与汉升将军平起平坐!”那少年自谦道。
“不懂就问,这是对你的奖励!”我赞许道。
“多谢大人!”那少年面带感激之色,向我颔首致谢。
那少年武官向张郃、张辽等成名人物告个罪坐了下来,随后黄忠等人依次落座。
我用目光巡视众人一圈,开口问道,“董卓那边到了几个?”
“五个!”黄忠回禀道。
“五个?”我摸摸下巴,狐疑道,“应该是四个啊!”
“徐荣、贾诩。。。。。。”黄忠报出五个名字。
徐荣?!他可是眼下西凉军中唯一的智将啊,绝无可能!除非。。。。。。
“除了徐荣和贾诩,其他三个人先去御史台找御史中丞田丰听候安排。”
董卓阵中我最在乎、最想得到、最惧怕的就是阴谋发动机——毒士贾诩!其他七个人不过是烟幕弹罢了。
“诺!”三位酱油哥领命退场。
“徐荣何在?”我准备先解决疑问。
“主公,此人未来报道!”黄忠启禀道。
我从黄忠手中接过名单,仔细看了一遍,喊道:“姑臧贾诩,举个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