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血祭奴酋(求月票)-《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第(3/3)页

    事实上,就这农事,还是百忙之中抽空处理的。毕竟建虏大军还在京畿之地,兵力比他能掌握的兵力还要雄厚,优先的目标,就是要击败这支建虏大军才行。

    张国维听皇帝如此说,并不是一定要他怎么样,而是让他不占粮田来试行,那最多是花他一些心思和时间,并不会对农事有影响,便立刻躬身领了内侍转递给他的徐光启奏章,稍微想了下说道:“陛下,微臣想要一个人帮着微臣做好此事,不知可否?”

    崇祯皇帝一听,便问道:“谁?”

    张国维马上回奏道:“是徐少保之门人陈子龙,字人中,崇祯十年进士,《农政全书》便是其整理刊印。微臣以为,其对农学定然知之甚深,可以为臂膀也!”

    陈子龙在他领军对战山东的建虏时,曾给他写信出谋划策过,两人算是有交集的。此时听皇帝说要他推广徐光启推荐的甘薯,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这个陈子龙。

    崇祯皇帝一听,欣然说道:“朕亦想起来了,就任他为副使好了!”

    这个陈子龙,早年是复社一员,在复社被打压之后,一直得不到重用,也被其他派系的人排挤。

    这会儿的时候,他招抚浙江东阳县诸生许都暴动有功,但是因为浙江巡按左光先不顾陈子龙的再三要求,违背当初他许下的只要许都自缚来降,“当待以不死”的诺言,在许都率众出山投降之后将许都及部众六十余人杀死。导致陈子龙的好友和他绝交,他也就愤而上告要求归乡。

    安排完了这个事情,崇祯皇帝也稍微松了口气。粮食问题,可是要命问题,没有粮食,最精锐的军队都会崩溃。因此,在兵事之外,他才不得不抽空处理这个事情。

    此事忙完,他就问了下等待觐见的人,先点了周遇吉觐见。

    周遇吉在见礼之后,立刻表情严肃地向崇祯皇帝禀告道:“陛下,夜不收已经探明建虏大军南下,攻占了天津卫、武清、静海一带,并且在那驻扎了下来。”

    说到这里,他怕皇帝不明白,便又立刻提醒道:“观建虏之动向,似乎是想切断京师的粮草物资补给!不管是京杭运河的漕运,又或者改走海运,皆被建虏截断了。”

    崇祯皇帝一听,有些意外。

    他想过,多尔衮知道其他两军大败的消息之后,或许会退出关去了。毕竟建虏就这点人马,要在关内耗光的话,辽东还要不要了?

    结果没想到,多尔衮竟然集结军队反而断他的粮道,这还真是硬拼上了啊!

    要是说,能把建虏有生力量消灭在关内,那确实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但问题的关键是,如果现在硬碰硬的话,崇祯皇帝可没有把握打败多尔衮所部大军,兵力相差了一倍左右,绝对难打。如果用胜率来说,怕是只有百分之十或者二十的胜率而已。

    换句话来说,就目前来说,崇祯皇帝也不敢把手里的军队给拼掉,这也是他唯一的本钱!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立刻让人挂上京畿之地的地图,走到屏风面前,就着地图和周遇吉商量了起来。

    建虏驻扎的地方,确实是京师的命门要害。

    两人商量了一下,发现面对实力依旧强大的建虏大军,暂时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某些时候,真的是实力决定一切。

    崇祯皇帝想了一会,便对周遇吉说道:“京师的军队,要继续扩编训练,朕再召黄得功率部赶回来。还有山海关吴三桂所部,也可以考虑进行整编。”

    这个对策,就是壮大自己手中的实力。

    黄得功所部军队的底子,和周遇吉这边一样,是原本勇卫营的底子,并且黄得功也同样忠于朝廷,是值得信任的。

    吴三桂所部人马有四万,挑选出两万精锐是没有问题的。剩下的人马,还有高第那里一万人马,地方军队四万,只是驻守山海关,关系也不大。毕竟要防备的建虏大军都在关内,也有京营主力牵制,不可能去攻打山海关。

    崇祯皇帝算了下,如果这么整合起军队的话,应该能有八万左右。而多尔衮的军队,差不多在十万左右,也算是可以打一打了。

    他正想着呢,就听周遇吉连忙问道:“陛下,如若召回黄大帅所部,那凤阳那边怎么办?”

    黄得功就驻扎在凤阳,保卫朱家祖坟的。

    要是原本的崇祯皇帝,肯定是会犹豫的。但是,作为穿越而来的崇祯皇帝,那会在意朱家祖坟,当即便说道:“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唯有调集兵力,打败了建虏,才能保全想要保全的地方!”

    周遇吉听了,只是稍微一想,便佩服地奏道:“陛下圣明!”

    暂时而言,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周遇吉这边,领旨而出,继续派出大量夜不收,监视建虏的动静。

    而崇祯皇帝则下旨,召黄得功绕道赶回京师。

    随后,他又准备写一份圣旨,召吴三桂领兵赶来京师。

    不过他这毛笔才拿起来呢,忽然又停住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