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刻苦-《我的回忆录之五十有二》


    第(2/3)页

    这张几块笔触就画出了灵动的人物让我当年极为痴迷!我还在书的前言后写下了如下的感慨!这样的感慨一次就够了,我总不能80多的时候再写,30年前,当我50多的时候如果继续坚持下去......那就可悲了。

    强调动感

    上学期间,我就从从安德鲁.鲁米斯那本《人体素描》里我学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动势,比细致精确更重要”。其实我发现,人有许多爱好和习惯都是受第一次触动印象最深。这里我用了触动一词而不是第一次接触。书上写的1996年1月18日肯定不是我最早受到触动的日子。

    我可以肯定地说是80年代末我还在上学的时候。

    从那时候起动势就和神态一起被我放到了重要的位置,直到今天我更加明白了这句话的重要性。

    知晓透视

    在中国古代没有系统的透视学,但很早就有一些朴素的透视原理。南北朝时期,王徽在《叙画》中说过“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大家知道最多的就是相传是唐代王维在山水论中说的“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

    虽然中国画的透视要求和西方比起来要弱很多,但是要画好一个大的场景,透视知识仍然必不可少,否则画面就会出现违和感,这就要求必须要研究透视,并能熟练的运用到画面中。

    按我对透视的理解,我认为透视最主要的就是要解决如何在二维的平面画出三维的立体形象。

    当年理解上面这张图费了很多脑细胞。

    我有一本购于八十年代的带着强烈时代感的透视书我学的很认真,里边的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我基本上全画过了,还认真做了笔记。

    去美院认真上课学透视。当年夫人在这张图下嘲笑我:“这是制图内容,机械制图,纯理工科,你们会傻子一样的!”

    天蝎座表示一个表情都不会忘记的记下了。

    直到写回忆录的这些天,透视学习也仍然没有放下,网课老师教了我们画别墅和汽车,当时上课的时候我就觉得老师教的这个房屋和汽车不对,然后自己一点儿一点通过辅助线和当年学过的透视原理,画了两个完全精准的透视图。

    这点受董哥影响,平时我也一直和学生强调,不要迷信老师教的也不要迷信书上的画,要敢于用自己的知识去发现错误,然后改正。

    理解解剖

    对于我来说,这个是最难的,得系统去学。

    我曾跟着美院老师上了一个学期的人体解剖课,尽管只有几周的课程,但老师讲得特别好,受益匪浅。

    但一段时间没有巩固,加上年纪不饶人,忘了不少,画的时候还得继续学。

    如果说素描我受安德鲁.路米斯影响较深的话,那么解剖课我的偶像级人物就是glenn    vilppu。我看过无数次他的视频,尽管这个头骨还没彻底弄明白,但这套视频绝对是要经常看,反复看的。

    只有把透视弄清楚了,画人物才能得心应手!

    要不总会有缺陷的!

    就像前一时候我临摹董哥画的手,怎么看都差着十万八千里。

    这就是对解剖结构的理解上的差距。

    没有什么捷径!

    继续学!

    注重色彩

    色彩是每个人每天都面对的,但生活中的色彩和绘画里的色彩是不一样的,这里有一个常识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

    就是这个色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