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生路-《一世骁雄》


    第(2/3)页

    但分兵转进还有一个问题,原本对红莲军来说组织性是极为严密的,不然他们也不可能在朝廷官府的围剿下存在这么久。

    起事之后的红莲军吸收了非常多的江湖草莽以及山贼土匪,薛巨鳞这样的朝廷叛将,还有大量的流民加入。

    这样一来虽然壮大了所谓义军队伍,但也让原本组织十分严密的红莲道也有些松散,人员良莠不齐,鱼龙混杂。

    没分兵之前还能保证这是一支队伍,可以同进退。但一旦分散之后,想聚拢可就很难了。

    到时候极有可能就是各自为战。

    虽然各个统领都是红莲道的核心成员,或者是吴王叛军过来的薛家叛将,但下面的人可就难说了。

    一旦人心散了,所谓的红莲大业,也就是一句空话了。

    当然,他们也明白,现在其实也是空话。

    从一开始其实他们起事的结果就已经注定了,但多少心中还存着几分念想。

    也就是这几分念想,支撑着他们从淮南道走到山南道,又从山南道走到关中,从关中又来到蜀中。

    虽然在山南道的时候也分兵了,但那次分兵两支队伍里各有一杆旗帜。

    伪帝赵成浚,圣公方虬。

    可当时和现在的情况又截然不同。

    一时间,几人都沉默不语。

    这个决断并不好做。

    方蛟一拍桌子道:“管他呢,先跟他打上一场再说,说不定咱们就能反败为胜?若是最后事情不济,我就亲自率军守普州城,大哥你跟老薛还有庞先生你们撤,我给你们挡住追兵,就算城破了,天底下也没几个人能拦得住我!”

    方蛟的声音浑厚有力,气势也极为豪迈。

    这边庞知古听了却摇了摇头道:“还是先打一仗再说吧,官军行军速度太快,追的太紧,即便是元帅你心存死志,又能抵挡几天?依我看不如就按照薛元帅的法子,分成多部,一部三五千人,不走大路穿山越岭,定好行军计划让各部以令而行,先打散在汇合,若时间不长,人心也就还能维持。”

    方虬听了后也点了点头,“那就按照庞先生和薛元帅的计策,不过这行进路线和分兵方略,还得劳烦两位。”

    将一只八万左右人数的大军分成数十队,分兵行进,还要保证他们的按照计划在异地汇合,光是制定这样的行军方略就很难,更别说实施了。

    薛巨鳞也就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才会说书各安天命的法子。

    因为哪怕是官军精锐,想要执行这样的程度的行军方略,也是很难的,就更不用说在傅津川眼里连军字都不配的红莲逆匪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