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破贼之日-《一世骁雄》
第(2/3)页
但其实作为老军伍的陈轼也明白,这并不是说武安侯真的能洞悉敌人的一举一动,更非是士卒中流传的“侯爷傅大帅得了上京城道君皇帝指点,能掐会算。”这种奇诡说法。
而是把一个将帅该做的都做了,该想了都想了而已。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简单。
但统率数万大军,每天需要处理的事物极其繁重,哪怕有幕僚和各级将领辅弼,但想要把自己的每一道军令都贯穿下去,并不是那么容易。
首先将帅必须有足够的威望,让各级将领不敢懈怠,更不敢阳奉阴违。
其次还须有足够的经验和决断力。
只有这些都具备了,才能上下一体,让一支军队在主将的指挥下如臂使指。
发挥出应该有的战力。
遍观史书,能做到这些的,无一不是名将。
而在宣嘉朝,前有冯神绩,李世忠,于罗睺,贺拔光嗣这些老一辈的名将。..??m
而往后,陈轼觉得将中魁首非武安侯莫属。
至于他自己,若是能得贵人扶持,未必不能在晋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而这贵人,此时正身着圆领袍,在大帐之中端坐。
傅津川此时依旧神采奕奕,仿佛没有收到昨夜红莲袭营的影响。
而帐中前来应卯的诸将,有些哪怕眼中满是血丝,也不敢漏出半分困倦之意,一个个眼睛睁得熘圆,昂首挺胸。
这种做派还是让傅津川比较满意,“昨夜逆匪袭营,各营应对还算得体,这才没有招致祸事,不过切不可因此得意自满,须知骄兵必败,红莲此时还敢夜袭,就说明其斗志尚存,各部在夜间仍需严加防范,不可大意。”
“末将等谨遵节帅教诲。”
众人齐声应道。
傅津川略微点点头,然后继续道:“军中须张弛有度,夜间值夜士卒,需要轮流交替,严加防范的同时,也需要让士卒休息得当,这些都有常例可依,各部可根据所部军情适当调整...”
“杨行方陈轼”
“末将在。”
两人一听主帅点名,立马应声。
“杨行方你是普州人,陈轼你又在普州为官数年,对于普州城的情况较为熟悉,这几日各部需要加紧打造攻城器械,你们二人则需要探查敌情,严密监视红莲的军的一举一动,将他们的兵力调配已经行营布防,都给我查个清楚明白,可有难处?”
“绝无难处。”
“谨遵将令。”
第(2/3)页